找人新闻
走到离婚这一步,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。一开始脑子乱糟糟的,根本不知道咋办。尤其是想到家里的那点儿财产,更是头大。房子、车子、存款,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投资,到底哪些算一起的,哪些是个人的,我当时真是一笔糊涂账。
我记得那段时间,天天晚上睡不着,就在琢磨这事儿。房子是婚后买的,但首付有我爸妈出的钱;俩人的工资卡好像也混着用,谁挣多少,花了多少,时间长了也记不清了。自己上网查了些资料,看得是云里雾里,什么婚前财产、婚后共同财产、出资比例、房本写谁名……越看越觉得这事儿没法自己弄明白,万一弄错了,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,搞不好真就啥也分不到了。
挣扎了好几天,觉得,这事儿还得靠专业的人。自己瞎琢磨,既费心又可能办错事。朋友也劝我,说这种大事,别省那点律师费,不然可能亏得更多。于是我就开始找律师了。
找律师的过程也挺折腾的:
第一家律所的律师,感觉挺严肃的,说话条理很清晰,但总觉得有点距离感,沟通起来有点费劲。第二家律所的律师,是个看着挺稳重的,说话也实在,能用大白话把那些法律道道给我说明白,还问了我很多细节,比如房子的购买时间、谁出的钱、有没有转账记录、平时的开销习惯等等。他还提醒我,赶紧去银行把我们俩名下的流水都打出来,还有房产证、购车合同这些都准备聊下来感觉跟他沟通比较顺畅,心里也踏实了不少。
定了第二位律师。签了委托合同,交了费用,就开始按律师说的,一步步准备材料。那段时间,我几乎天天都在翻箱倒柜找东西:
把这一大堆材料整理好交给律师,感觉心里稍微松了口气。律师拿到材料后,帮我仔细分析了哪些是共同财产,哪些可能算个人财产,还预估了一下大概能怎么分,给我讲了争取权益的策略。他特别强调,法院分割财产,一般会考虑公平,看谁对家庭贡献大,但大原则还是平均分共同财产。
后面的事情就主要是律师在处理了,包括跟对方或者对方律师沟通、协商。虽然过程也挺煎熬的,但好在有律师挡在前面,不用我自己去面对那些争执和不愉快。我们通过协商达成了一致,签了离婚协议。财产分割的结果,我觉得还算公平,至少心里是能接受的,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那种“净身出户”的惨况。
回过头来看,当初决定请律师这个选择是真做对了。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不仅省心,关键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这钱,花得值。